查看原文
其他

师大青椒|姜申:师大,请你走得慢一点

党委宣传部 BNU思享者 2022-10-29

他曾远离故土,海外求学,兜兜转转,回到最初离开的地方,从讲台之下走到讲台之上。虚怀若谷,传承师道,以时光续写师大人特有的精神品格。

——题记

人物卡片

姜申文化学博士,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展览与展示传播、当代视觉文化与新媒体研究。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最佳语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两个专项奖;荣获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通鼎青年教师奖”;被评为2016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事迹

学生时代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英国莱斯特大学和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归国后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于2013年回到北师大工作。曾翻译文化学著作《21世纪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参与撰写《中国新媒体艺术简史》。近年来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后现代怀旧——当代中国视觉文化传播》等多部著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1

寻找旧时的记忆:我希望她变得慢一点

“我希望她变得慢一点。”当姜申谈到想要对北师大说的一句话的时候这样说到。“小时候觉得师大很大,有很多空旷的绿地。回国后却发现,她变小了,立起了水泥森林。”听父辈们讲,科技楼这个地方在过去是一片野湖,湖里面是有鸭子的。七十年代的时候,校门外还是一大片玉米地,现在变成了车声喧嚣的马路。看着记忆中的师大逐渐变了样子,姜申说,“我希望师大发展得更好,但是我依然想要寻找记忆中老师大的样子。”浓重的眷恋让姜申心中五味杂陈。


姜申是地道的北京人,自小受到师大学风教风的熏陶。本科时就读于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之后到英国莱斯特大学和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攻读传播学和文化研究学,回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关注方向投向了新媒体。2013年,回到师大任教,从讲台下走到了讲台上。

2

师道的守望与传承:我的老师们也是这样对我的

成为教师,姜申做了和父母一样的选择。据姜申自己说,他从小就有很强的批判性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于学校机械式管理的叛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排斥教师这个职业。相反,在姜申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教师带给他或多或少的影响。


八十年代中期,孩童时的姜申与启功先生有过接触。他说,那时候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看启功先生待人接物的方式,就是觉得不一样,直到现在启功先生的言行风范也还在影响着他。


第二个给他深刻印象的是罗振宇老师。在他还是一名本科学生的时候,有一门类似于影片解读的课程,由罗振宇老师教授。姜申清楚地记得,罗老师的上课风格很自由,第一堂课的时候便给了学生宽松与谅解,“我的课可以不来,我不会点名。”然而,罗老师不点名的课往往座无虚席。“后来我做了老师,也对自己的学生说,如果你有事,我的课可以不来,不点名。然后发现,第二节课,真的有学生不来……”姜申老师笑着说,“可能我的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说这句话的姜申很谦虚,因为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同学们对姜老师的课通常是五星好评,第一节新闻写作课上完就被圈粉的同学更是拍桌直呼:“这学期绝不翘男神的课!”


“做老师有这么几种,一种是能够用学识和气质吸引同学,另一种是能够以自身威严震慑到学生。”姜申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我愿意与同学们成为朋友”。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受到了新媒体技术的启发。姜申回国后在清华学习新媒体,从事信息艺术设计。那时候,展览的浪潮已经不再是单向的了——不仅仅是用展架、展柜做单一的对外展示,而是开始走向交互设计。这种新型的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浸透式、交互式的交流,比如利用手机、电灯等装置性的东西让观众沉浸其中。


 “教学也应该是交互式、浸透式的”,回到师大任教,姜申便将此方法运用于教学,强化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去理解同学们的需求,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学习中的。就像启功先生说的:“在课堂上,可以和学生脸对着脸,但是不要心对着心。”也是因此,他更加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譬如把公共课尽量安排在晚上,一方面希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实习等事情,另一方面则希望他们能带着一个相对轻松的心情来上课,而不是把上课当作一件需要完成的任务。

给研究生上课,姜申要求学生将作业直接发送到他的邮箱,对于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姜申都认真详细地进行反馈,这占用了姜申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很辛苦,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我的老师是这样对我的,我也希望这样反馈给我的学生”,姜申谦虚地说。姜申在英国莱斯特大学遇到了很多对教学尽心尽责的老师,“那时一堂课有七八十个学生,每个人都要提交一份两千多字的论文到授课教授的邮箱里,教授会一封一封地回复,写上评语,提出意见或者对话题进行延展。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学术上的期待。”当时作为学生的姜申十分珍惜这种与老师私下交流的机会,现在他把这个方法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来与学生进行更多的讨论。


自2013年回到北师大任教至今,已经有四年时间了,与同学们交心,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启发处在人生迷茫期的青年是姜申身份转变为教师后的最大经验。“其实很多地方我做得真的不够,不管是学识还是时间、精力上。年轻老师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比较大,有时候对学生照顾不周,我心里特别愧疚,就会想尽力地去弥补。”这个中秋节,他请没有买到票回家的学生们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师与生之间,除了沟通学习、生活,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样谈天说地。


谈到教学工作,姜申觉得,近几年的信息发展速度之快不禁令人咋舌,不管是技术环境、理论发展还是媒介传播的表达方式,都进步太快。“课件每年都要更新补充,融入新的资讯与研究方法。把前两年的案例用在课堂上,学生立刻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姜申希望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一直坚持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

3

开启新型媒介探索:VR技术的开发与拓展

除了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姜申还参与了新闻传播学院举办的VR创作大赛的筹备工作。“2016年被称为是‘VR元年’。首届中国虚拟现实VR创作大赛‘金铎奖’颁奖典礼就是在师大京师学堂举办的。” 姜申介绍说:“今年是大赛举办的第二年了。VR创作大赛吸引了大批优秀企业和团队,以及全国各大高校学生的参与,同时我们也邀请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作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关注的赛事,VR创作大赛对于加强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也给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作品展示机会。


作为一种广义的下一代通用平台。VR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能够与制造、教育、文化、商贸、健康等各个领域融合发展。用在百度或者淘宝中,是新型购物平台或者广告平台;用在传播领域,就是新型媒介平台;用在展览当中,就是沉浸化的展示平台。而VR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使得教育教学方式有了革命性的革新和进步。对于这样一个新型交互平台,姜申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北师大是较早开展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我非常期待VR(虚拟现实)技术与AR(增强现实)技术的进一步结合。”


目前,北师大VR技术的开发与拓展项目被规划为三步。第一步是建立VR实验室,主要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第二步是建立VR工作坊,招揽全国高校的学生来到师大,进行VR拍摄的实操。后期VR工作坊会面向新闻媒体以及纪录片的工作者,免费提供师资以及设备让他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创作。第三步则是举办VR沙龙和研讨会,以探索更多的技术运用的可能性。现在,姜申的工作已经进行到了第三步,在已经召开的研讨会上,大家就VR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展开热烈探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实操性的建议。同时,姜申还会邀请一些企业来师大交流,希望能够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获取更多应用信息,使VR技术在互动中继续向前发展。

姜申成为一名教师的时间并不长,他对教育教学的积极探索始终处于进行时。怎样教好一门课,怎样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怎样作为新媒体的一份子带动行业技术革新?姜申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成为一名如同启功先生那样优秀的教师还有许多路要走。督促自己,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他们“心贴着心”是姜申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坚持的态度。

师大寄语

我希望师大能变得再慢一点,让她旧时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里多盘桓一些日子。


采访:王   莹 陈宇荷

文案:陈宇荷

美工:周明婷

责编:王   莹 

您可能

喜欢

连线校领导┃周作宇:直面四大现实问题,推进北师大国际化一流战略发展

第十三次党代会倒计时丨我看北师大这五年(二)

第十三次党代会倒计时丨我看北师大这五年(一)

书记面对面|郭家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现师大辉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